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保险行业系列互联网及人身险新规深度解读:重塑人身险渠道及产品竞争格局

2021-11-25| 发布者: 界首百事通|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本期投资提示:近期银保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包括《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
红色警戒2 https://www.hongjing520.com/razt/

  本期投资提示: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包括《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万能型人身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规定。本文我们将相关系列规定结合在一起分析,深入探析对人身险行业各渠道布局(个险、银保、互联网、中介)和产品设计等影响,以此探析下一步人身险产品端和渠道端的深层次变化。

  监管思路探析:强调对个人消费者的保护,鼓励保障型业务线上经营,储蓄型业务线下发展并强调不得跨区销售。近年来“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防范风险”等关键词成为监管政策文件出台的原因之一。此前银保监会也曾对互联网存款严监管的背景是规模快速增长,部分中小机构推出的收益高、门槛低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增加了潜在风险。从产品端的监管趋势来看,监管要求严格程度为:一年期及以下产品

  

  

  

  人身险行业渠道及产品竞争格局将得以重塑,头部险企长期险竞争力有望明显提升,中小险企弯道超车难度加大。系列新规实施后,只有满足“高阶要求”的保险公司才能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十年期以上的普通型人寿保险(除定期寿险)和普通型年金保险”。根据慧保天下的统计,满足这一条件的险企仅22 家(占比约四分之一)。我们预计,头部险企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线下代理人渠道销售长险和储蓄型业务的优势,尤其是万能险、分红险等理财属性较强的长期产品。

  来自中小险企的竞争压力有望边际缓解,不符合“高阶要求”的中小险企将下降互联网渠道重回线下网点,部分“网红”终身寿险、长期年金对现有头部公司产品的“挤出效应”有望缓解。

  同时新规限制中小险企以低成本的方式进一步通过互联网渠道扩张自身业务规模,分支机构设立重要性愈发提升。

  各渠道展望及定量分析及展望。我们定量测算系列新规对于短期渠道竞争格局的影响。互联网渠道分析:扶优限劣,中小机构长期年金及储蓄型业务受到冲击,中小公司不符合“高阶要求”

  将下架长期储蓄型产品且未设分支机构影响将无法实现销售,预计静态影响新单保费约133 亿元。个险渠道分析:头部保险公司储蓄型业务竞争压力缓解,但受“双录”复杂要求和自保件/互保件约束的交织影响,预计静态影响新单保费约454.73 亿元。我们预计全国版双录实施后,将进一步加速扭转行业“增员增效”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向进一步聚焦队伍质态的提升,行业人力短期仍有进一步下滑的压力,但队伍质态和业务品质有望得到同步改善。银保渠道分析:

  规范线上线下融合业务,中小机构突破经营区域限制难度加大,预计对应影响保费规模约为335亿元。保险经纪渠道分析:受“双录”复杂要求及中介无法远程双录的拖累,叠加线下中介网点不得销售线上互联网产品的交织影响,预计静态影响新单保费约19 亿元。

  投资分析意见:在人身险行业持续低迷的压力下,监管仍以“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风险防范”

  作为出发点,进一步严格落实“双录”、万能险征求意见稿、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坚决肃清行业乱象,进一步考验险企队伍基础与业务品质,历经本次考验的优质险企有望进一步稳固自身护城河。股价已反映极度悲观负债端预期,寿险仍在寻底但估值已过度反映。资产端方面,当前监管部分已足够重视地产行业潜在的金融风险。我们认为当前保险股资产负债两端的外部环境可能是A 股保险股上市以来“最差的时候”,但可能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再难看到的时候,建议关注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港股关注友邦保险和中国财险。

  风险提示:中小险企加大传统线布局,健康保险产品竞争加剧,征求意见稿与终稿存在差异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界首百事通 X3.2  © 2015-2020 界首百事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