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穿比基尼的“京剧”算是国粹吗?老人不敢正视,年轻人瞪大眼

2022-12-07| 发布者: 界首百事通|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近年来,国粹的地位被捧得越来越高,似乎已经被神化得不可触碰,但凡有人敢用不同方式去开发,其基本结果都......
放生日期表2022

近年来,国粹的地位被捧得越来越高,似乎已经被神化得不可触碰,但凡有人敢用不同方式去开发,其基本结果都是被“群起而攻之”。

正如郭德纲的德云社兴起之初,许多“国粹大咖”、“专家”和“权威人士”都极为反对,认为他们的相声不是相声,不属于国粹类型。对此,郭德纲认为:“观众喜欢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近期,一组名为《比基尼京剧》的图片在网上被疯传,性感的模特穿着比基尼、头戴着京剧头冠,俨然是比基尼和京剧元素的结合。

以为是创新,不过却招来诸多吐槽:“不知廉耻”、“真令人感到惊悚和辣眼睛”、“只会让老年人不敢正视,年轻人瞪大眼”等等。那么,这是“不知羞耻”,还是一种创新?

01京剧配内衣,此前就有先例

也许是记性不好,在图片《比基尼京剧》被疯传之前,比基尼与京剧元素的配套早已有之,且并不是第一回出现在观众眼中。

2009年10月6日晚,《2009新丝路-世界比基尼小姐大赛》中,总决赛里的模特身着现代激光科技与京剧元素巧妙结合的东方比基尼登堂展示,引来众多评论。

当然,这次的评论没有由广西卫视《时尚中国》承办的国内某内衣品牌比赛所带来的影响最大。同样是总决赛里,选手们带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风格各异的原创作品参加比赛。

其中,有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孙媛媛的作品很“辣眼睛”,引起不少“公愤”。只见模特身穿内衣,佩戴京剧服饰披挂上阵,上演一出比基尼与京剧元素结合的大戏,马上就让京剧爱好者和国粹保护者“公愤不已”。

理智人士认为,被“亵渎”的其实并不是京剧,只是京剧的元素而已,两者并不相等,不能盲目评价。

不过有的人却非如此觉得,认为穿比基尼的模特和“穿比基尼唱京剧的表演者”是等同的。当然,第1次获悉“京剧配内衣”的消息时,总会误以为登台展示者需要唱京剧。

在此,也不乏有标题党利用这一联想误差,刻意暗示“京剧比基尼”就是“穿着比基尼唱戏”。其实,如果以比基尼为比赛的主题的话,“京剧”头饰就只是一种符号,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国内外的比基尼比赛区别化,突出中国传统文化。

正因如此,登台展示的比基尼小姐们仅是利用京剧元素而已,同京剧改革、糟蹋国粹等并不沾边。

一个比较就能看出评价的歧视和偏差。李裕龙(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介绍:比基尼比赛中,除京剧元素以外,旗袍、青花瓷、江南水乡、道德经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都出现过。

不过,惨遭批评的却只有具有京剧元素的比基尼,其他的基本已经被观众接受。除比基尼与京剧元素结合,很多传统音乐中也有京剧元素,如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陶喆的《苏三说》、王力宏的《盖世英雄》等。

如果说担心“流行文化”会“糟蹋”京剧元素,那么流行音乐与京剧的结合倒是一种创新,更为人们所接受,为什么就有人不能接受拥有京剧元素的比基尼?

其中,比基尼小姐大赛为什么会选用拥有京剧元素作为题材?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这里可大略得知,京剧元素是具备价值的,唯有如此,才会被人利用与惦记。

目前全球各国都流行比基尼大赛,除非常性感的打扮是共同点外,比基尼的设计基本上各有不同,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很多更是将地方文化与以精灵相融合,如美国的国旗风、法国的“三点式泳衣”等。

正因如此,将京剧元素与比基尼相融合也成为一些设计者所想到的事。不过非常意外的是,如此设计居然会遭到反对,被认为是受侮辱的一种表现。

02京剧能成为国粹,本身就是不断吸入其他文化要素的过程

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成为国粹之前,京剧其实只是地方戏,从未被视为传统经典过。大约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作为地方大戏的京剧逐渐成型并成为国粹。

当时著名的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人把江南地区的“三庆班”带到北京,深受观众欢迎。1828年以后,一大批的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被徽剧吸收,最后发展出自己的声腔,逐渐成为京音化的独特派别。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京音化的戏曲不断地吸收昆曲、弋腔、秦腔中的特色,最终让京剧诞生。

然而,尽管京剧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京剧艺人其实并没有社会地位,深受社会和其他人群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中徘徊。

越来越多的地方戏进入北京后,让京剧深感压力巨大,不断地通过吸纳人才的方式发展自己,要么将其他地方去排除北京,要么在竞争中形成强势的竞争力。

如何做到呢?只能海纳百川,吸收百家之所长,形成能符合市场需求并拥有足够打败其他竞争者的实力。所以,兼收并蓄就是京剧从诞生、发展到兴盛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

然而,自从京剧被标榜为国粹后,便开始“油盐不进”,一来是逐渐脱离群众,二来是思想与体系固化,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符,慢慢地远离大众。

在此以前,京剧可是上到皇宫权贵、下到贩夫走卒,都有人喜爱和能哼上几段。不过如今的情况是会者非常少,能听懂者更少,所以喜欢它的人自然不多。

比起京剧中令人听不懂的文言文,百姓也许更喜欢的是那五彩斑斓的服饰,毕竟服饰才是京剧最显著的符号。因此,每当看到与京剧服饰相似的设计时,人们的神经总会快速地紧张起来。

03不得不反思,老年人不敢正视和年轻人眼睛瞪大也是一种反馈

鲁迅曾说:“士大夫霸占京剧。”自从京剧“趋雅”后,与群众越走越远,最后变成只是少数人喜爱的艺术,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观。

就京剧的内容而言,除“包公戏”、“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以外,很多内容都与时代脱节。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京剧?

除喜欢装高雅的人以为,其实真的没人喜欢,其表演程式化怎么都让人看起来非常怪异,无法理解和接受。而为“保存传统”,京剧基本200多年都如此,没有纹丝的变化,这怎么行呢?

比起绚丽的服饰,京剧的表演难学、难唱,听者难懂、难以理解,这不仅是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双向都存在问题。如果如此都不进行及时变更,那么保存下来的国粹也许只有服饰元素了。

不过与京剧表演比起来,比基尼加京剧元素却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和“有些不舒适”,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总结

当人们把传统文化当成祖先牌位供奉起来的时候,其神圣不可侵犯之姿态早已不是保护,而是一种自我伤害。文化的价值就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适应市场需要而不断地自身发展,不过不可触摸和谈论以后,它们将会严重僵化,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最后难免会遭遇消亡的命运。比基尼加京剧元素也许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受辱,不过却有很多人喜欢,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界首百事通 X3.2  © 2015-2020 界首百事通版权所有